区域碳普惠
区域碳普惠案例简介
发布时间:2024-01-26
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建设碳普惠及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设计市场总体方案,出台市场规则制度及方法学相关标准,并建设市场基础设施。
案例:
长三角碳普惠联建
2021年5月27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长三角区域碳普惠机制联动建设工作备忘录》,推动碳普惠机制成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促进围绕示范区碳普惠机制协同创新。
目前,上海环交所正在积极支撑示范区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普惠联建工作方案》,并已在长三角区域与多地政府合作,先行在苏州工业园区、江苏溧阳、浙江乐清、浙江海宁、安徽宿松落地代表性合作案例。
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上海环交所基于沪滇对口协作框架,结合云南省宁洱县良好的碳汇开发条件及绿色资源优势,围绕宁洱“双碳振兴”实践经验,支持《宁洱县“宁碳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起草和完善,推动政策文件的公布与实施,并共同见证“宁碳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正式启动。
商业机构合作
2021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商业银行,共同发布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产品,以银联交易系统中企业和个人交易行为为基础,构建银联绿色低碳场景。2022年4月,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其中,上海环交所支撑编制《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电子场景个人自愿碳减排计量方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