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系列报道
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顺利收官
发布时间:2023-09-22
2023年9月15日,由上海环交所主办,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建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支持举办的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顺利收官,模拟配额累计成交量16.16亿吨,累计成交额930.16亿元,日均成交量为6465.49万吨,每日收盘价在48元/吨-73元/吨之间。本次大赛在全国碳市场现行框架的基础上,扩大了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了交易主体类型,引入了配额有偿发放机制和单向竞价交易方式,体现了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配额有偿发放等市场机制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碳价发现的积极意义,为进一步健全全国碳市场交易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和技术支撑。
吸引各大行业企业参赛,助力企业碳管理水平提升
本次大赛不限制报名行业,共吸引约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300家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行业的企业报名参与,为各大行业企业提供了参与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清缴履约、提升碳管理水平的机会。历时 5周、25个交易日,各参赛企业根据模拟账户配额资金情况以及清缴履约要求积极开展交易。企业表示,本次大赛帮助交易团队提前熟悉了碳市场运行规则,了解了碳市场交易行情,提升了碳交易知识和能力,为未来参与全国碳市场积累了一定经验。
各参赛企业代表参加赛前宣讲会
开放非履约主体参赛,进一步激发碳市场活力
除控排企业外,本次大赛还开放非履约类型参赛主体,共有40余家包括证券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内的机构参加,参赛机构数量约为控排企业数量的15%。各参赛机构在大赛期间发挥交易市场经验优势,实时跟踪市场动态,积极参与交易,在增加市场流动性、丰富配额供给、促进价格发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服务了270余家模拟控排企业的买卖需求,交易规模约占总交易量的24%。
引入模拟配额有偿发放,促进碳价发现机制有效发挥
为体现市场透明度、公开度,大赛设置挂牌协议交易和单向竞价两种交易模式,比赛期间共举办4场面向全部参赛主体、1场面对控排企业的单向竞价。挂牌协议交易价格在开赛首周连续快速攀升,随着先后2次单向竞价的顺利开展,中期价格开始回调并逐渐趋于平稳,9月15日收盘价为48.88元/吨,较8月14日模拟配额上线价格(50元/吨)下滑2.24%。有偿发放模式的引入有效补充了市场流动性,助推碳价发现,为全国碳市场开展配额有偿发放、保障控排企业履约、实施市场调节机制等提供重要参考。
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每日成交情况
本次大赛交易环节已告一段落,上海环交所将根据参赛主体的交易量、收益率、流动性、市场供给等表现评选各类奖项,获奖名单和后续安排将通过上海环交所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未来,上海环交所将在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同时,以交易平台为抓手,积极探索全国碳市场建设与完善路径,着力提升市场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碳交易机制在发现价格和降低全社会减碳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