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系列报道
【资讯】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行情回顾 8.14-8.18
发布时间:2023-08-22
8月14日,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主办,国泰君安协办,中建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支持举办的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正式开赛,来自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行业超过300家控排企业和非履约主体参与大赛。
8月14-18日期间,CEASIM二级市场挂牌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8,744.45万吨,成交额591,637.46万元,成交均价67.66元/吨,整体呈量价齐升态势。由于期初CEASIM价格低于CEA实盘价格,市场参与方普遍看涨,CEASIM出现三连涨停,截至周三收报66.55元/吨。周四以涨停价73.21元/吨开盘,后续回落至约71元/吨附近上下波动。上线价格50元/吨,8月18日收报71.57元/吨,相对开市价格涨约43.14%。
CEASIM成交量价走势(8.14-8.18)
初秋之际,节奏递进。一级市场方面,首批CEASIM有偿竞价于8月17日(本周第四个交易日)举行,竞买底价50.00元/吨,发放总量600万吨。共185家(超过模拟交易参与方总数量50%)参与了该批次竞价,全场有效申报量为1726.81万吨,有效申报倍数达2.88倍。最终63家竞价成功,总发放量600万吨,统一成交价为71.00元/吨,总成交金额为4.26亿元。
从结果上看,一级市场价格成为市场中多数参与方的建仓成本线后,对二级市场有较强的支撑和锚定作用。首批有偿竞价成交以来,二级市场始终在71元/吨上方维持缓慢放量上涨状态,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好,买卖价差相对较小。分析市场表现可见,一级市场拍卖可以为市场和企业提供强而有效的碳价格信号,提高市场运转效率,有助于吸引更多参与方、推动碳市场总体规模扩大,从而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活跃度。此外,拍卖投放配额可作为市场调控手段,有效避免免费分配过紧等原因造成的某一类企业独大、市场价格过高、配额流通量不足、履约困难等极端情况,保证碳市场正常运转。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