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上海环交所荣获支持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秀案例奖

发布时间:2023-03-31

近日,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专题推进会暨金融同城化服务创新发展联盟2023年度会议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金融产业园召开,上海环交所、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泰君安、太平洋保险、嘉兴银行、苏州农商行、绿色技术银行等12家单位获得支持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秀案例奖。

1

金融plus优秀案例奖获奖单位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左一)、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左二)、上海环交所(右二)、绿技行(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右一)

金融同城化服务创新发展联盟于2021年在上海成立。联盟由示范区执委会、上交所及沪苏浙两省一市金融监管单位指导,由21家金融相关单位作为创始成员共同发起,以“同心同力同建设,共创共享共发展”为理念,旨在发挥跨区域、跨金融要素、专业性强的优势,充分借助示范区这一政策创新策源地和项目聚集地,提高各类金融要素服务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上海环交所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碳金融力量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区域环境权益互联互通和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形成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域内生态环保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协调和落地,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地中的高峰”,存在着先天的创新和政策优势。上海环交所将充分利用示范区金融同城化服务创新发展联盟平台作用,调动系统内外资源,支持示范区建设。

碳资产质押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融资模式。发展碳资产质押,能有效盘活参与主体碳资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

2021年5月,在上海环交所支持下,中国银行与青浦区示范性企业之一——先尼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落地示范区第一笔上海碳排放配额(SHEA)质押业务。此案例是践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有益尝试。

该案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立足碳市场,为全国碳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上海环交所立足区域碳市场,借助金融机构资源力量,发挥各自平台优势和专业优势,形成合力,为全国碳金融创新发挥试验田作用。二是围绕“双碳”目标,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能级。上海环交所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在环境能源交易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上海碳配额质押登记业务,提升企业碳资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短期融资问题。三是选取行业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区域碳市场特色。本案中的企业——先尼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是非常重要的工业企业,既体现了区域碳市场特色,又能推动示范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未来,上海环交所将继续以“实体经济企业碳配额质押创新融资”业务为抓手,做好示范区服务工作,积极推广质押业务,通过探索适用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试点的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和金融创新举措,帮助示范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树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标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