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碳中和行动联盟2023年3月内刊精彩内容抢先看

发布时间:2023-03-13

【政策要闻】

模块简介:此模块对近期与碳达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或文件做了整理与解读。

本期亮点:

1)节能降碳方面,2023年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到2030年,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意见》围绕加快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完善回收利用体系等3个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

2)地方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方面,2023年2月8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河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健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强化技术标准支撑,全面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质量,稳妥有序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围绕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3)地方碳达峰方面,2023年2月17日,陕西省政府印发《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方案》提出要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体系碳达峰和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4)地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2023年2月21日,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广州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低碳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技术创新、生态碳汇、政策体系、市场机制、合作交流等10个方面共26条重点任务,充分对标《中央意见》和《省实施意见》,为高质量推进广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了顶层制度设计。

【成员风采】

模块简介:此模块由联盟成员分享碳中和探索案例与经验。

本期亮点:

1)中国银行近年来积极参与“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支持滇池、杞麓湖、异龙湖流域湖泊治理,切实践行“引金融活水润泽云南水网”的责任和使命。助力云南“湖泊革命”只是中国银行以金融之力,守护“绿水青山”的缩影。从发布全球商业机构首支蓝色债券、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到支持全球最大、国内首个万吨级的光伏制绿氢项目,从为“长江大保护项目”持续投放绿色贷款,到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实现冬奥金融服务碳中和承诺。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综合化和专业化优势,深耕绿色金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履行国有大行担当,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发展,以金融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三峡集团起源于长江、植根于长江,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四年多来,三峡集团勇担使命、履职尽责:聚焦城镇生活污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如今,对城市污水治理的创新实践还在长江经济带逐步展开。在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代表的城市里,三峡集团正在探索“智慧水管家”模式,对城市供水、排水、管网、防洪排涝、河湖等涉水设施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调度,解决城市水生态环境根本问题,实现水环境的长期稳定达标和持续改善。

在推动城镇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三峡集团坚持“泥水并重、资源能源回收”,加快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峡集团同样关注着与“水”相伴的自然精灵,做好生态调度监测及研究,深入开展长江珍稀动植物保护等重大科研项目。作为中央企业,三峡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法同行,护碧水东流。

3)华恒生物长丰基地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这是继2020年秦皇岛基地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后,华恒生物再度获得国家级绿色制造荣誉称号。华恒生物始终秉持“绿色智造,低碳先行”的理念,坚持布局以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线、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产业,践行更环保、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致力于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引领低碳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未来,华恒生物将继续专注于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价值创造,加强研发链和产品链的绿色管理,以可持续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把绿色理念向产业链上下游传递,为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国的低碳生物制造走向全世界,以更低碳、可持续的方式惠及全人类。

4)贝卡尔特作为高端钢丝应用领域的全球引领者,对下一代的责任感让贝卡尔特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之路。

贝卡尔特设定了科学碳减排目标,通过优化自身运营管理、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开发高效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推动全价值链减碳等举措,不断探索通往“净零排放“的路径。根据2022年更新的科学碳目标,贝卡尔特承诺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减少46.2%,范围3减少20%(以2019年为基数),到2050年最终实现碳中和。

【碳市简报】

模块简介:此模块回顾了上一个完整月度全国碳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的交易行情,并提供主要分析机构的观点供成员参考。

本期亮点:

1)CEA本月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与上期基本持平,挂牌协议交易成交价格稳定在55-57.5元/吨附近;SH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上行12.7%,加权均价57.71元/吨,环比上行2.9%;HB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下行68.8%,加权均价48.61元/吨,环比上行0.9%;GD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上行85.5%,加权均价77.17元/吨;BEA投机性交易复苏,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上行1733.3%;SZ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上行131.6%,均价54.88元/吨;TJ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上行47.1%,均价30.5元/吨;FJEA挂牌协议成交量环比下行96.7%,均价28.9元/吨。

2)2月16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2023年目标为上海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断深化,碳排放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3)2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坚决把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扭住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五大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两大主要目标。

4)2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办法》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

5)2月6日,天津市八部门联合印发《天津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碳相关标准、计量能力稳步提升。到2030年,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相关计量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计量基础支撑和服务作用更加凸显。到2060年,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管理现代化、技术先进化、服务高效化局面全面形成,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聚焦双碳】

模块简介:此模块整理双碳相关研究成果与专家观点。

本期亮点:

1)自2020年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之后,国家及各省市都针对重点领域如何节能降碳制定了相关政策。本期内刊整理并精选了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出台的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之后也将持续搜集最新政策,供联盟成员参考。

2)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吴怡文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并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气候资金缺口,解决这一难题亟须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效的投融资手段。通过梳理气候投融资加速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提出一套结合数字科技应用的气候投融资加速发展新生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技术体系、数据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和“双碳”政策落地,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各个行业也在抓紧寻找低碳生产和低碳排放的新出路。氨作为重要的工业产品之一,寻找低碳排放的制氨方法代替传统高碳排放的制氨方式尤为重要。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王放放研究了氨能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发展优势,总结了目前电化学催化制备绿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有成果,并针对燃煤电厂低碳制氨技术给出了技术路径,为电力行业“双碳”发展提供了新出路。

【国际视野】

模块简介:此模块立足全球,聚焦与碳达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经验与观点。

本期亮点:

1)2023年2月3日,Verra平台暂停签发“通过调整VCS计划中水稻种植的水管理实践减少甲烷排放”项目。

2)2023年2月13日,埃塞俄比亚与世界银行签署4000万美元的碳排放协议,用于可持续林业管理。

3)2023年2月20日,马来西亚交易所和马来西亚绿色技术与气候变化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在马来西亚碳交易所推出后建立马来西亚的自愿碳市场生态系统。